一位軍嫂眼中高原邊防部隊住房保障條件的改善
“阿里,我回來了”
——一位軍嫂眼中高原邊防部隊住房保障條件的改善
■中國國防報記者李偉欣通訊員稅林位龍剛
西藏阿里昆莎機場,一輛開往陸軍某邊防團的汽車緩緩啟動。軍嫂吳潔瓊坐在車里,心中充滿期待。
“我這次只帶了保暖衣物,可以嗎?”此時,吳潔瓊撥通電話,向丈夫劉曉東報落地平安的同時,再次確認新公寓房的情況。
去年年底,該團新營區投入使用。考慮到來隊家屬與官兵聚少離多,團黨委決定啟動公寓房裝修工程,高標準配齊各類生活設施,讓官兵和家屬都滿意。
“來部隊過年吧,全新公寓,全新設施,拎包入住!”當劉曉東把公寓房裝修好的消息告訴吳潔瓊時,電話那頭的吳潔瓊沒有當即表態。
2015年9月,吳潔瓊從內地趕赴阿里高原,決定與劉曉東領證結婚,并長期生活在阿里。可是,她從機場趕往營區,一路顛簸,沙塵飛揚,除了幾座零星散落的房子外,幾乎看不到人煙。“這里和你發給我的照片不一樣!”一下車,吳潔瓊就“質問”劉曉東。
“我們的房子還是兄弟單位‘支援’的公寓房,只有一張床和一個柜子,沒有做飯的地方。”想到以后要長期生活在這里,吳潔瓊的眼淚掉了下來。
盡管一切和想象中的不一樣,但吳潔瓊還是留在了阿里。她說:“決定和邊防軍人結婚時,我就想到了要吃很多苦。”
汽車一路飛奔。透過車窗,吳潔瓊看到了潔白的雪山,看到了新修的柏油路。“變化真不小。”吳潔瓊不由自主地哼起了劉曉東常常唱起的那首歌:“看見了千年翻飛的經幡,就看見了我們的哨所營盤,好男兒當兵就要走阿里……”
阿里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30攝氏度。高原反應常讓人呼吸困難、頭疼欲裂。一路上,吳潔瓊沒有太多不適。她說:“可能是我之前來過,心情也比上次好。”
“哇,這么棒!”一進營區,嶄新的公寓樓立刻吸引了吳潔瓊的目光。走進公寓房,沙發、電視、茶幾,都是新的。廚房里,冰箱、燃氣灶、微波爐,一應俱全。
2019年3月,吳潔瓊因為懷孕離開了阿里。一別兩年多,眼前的一切超出了她的意料。

公寓樓。旦增倫珠攝

公寓房內景。旦增倫珠攝
吳潔瓊說,“上次來阿里,我們自己添置了不少家具和生活用品,現在好了,新公寓房什么也不缺,就連氧氣都直通房間。”
聽了吳潔瓊之前的經歷,看望來隊家屬的團領導十分感慨:“為了讓官兵安心戍邊,我們盡力為大家解決好后顧之憂。”
近兩年,該邊防團黨委機關為基層官兵解決不少撓頭事。除了住宿條件改善,購物、就醫、通信也比之前方便了許多。
219國道的1314號路碑,是吳潔瓊上次來阿里時,劉曉東帶她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故地重游,夫妻二人感慨萬千。吳潔瓊告訴記者,這次來隊探望,她感覺像“回家”一樣,非常溫暖。
湛藍的天,暖暖的陽光……沿著曾經走過的路,他們慢慢地向前走著。或許是熟悉的場景觸動了心弦,吳潔瓊停了下來。她緊緊地拉著劉曉東的手,向著遠處的雪山喊道:“阿里,我回來了……”

2015年10月,吳潔瓊、劉曉東在1314號路碑前合影。王寒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