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全民國防教育 著力提升國防教育質效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我們要加強全民國防教育,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力量。國防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憂患意識、培塑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提高全民國防教育質效,應在科學籌劃頂層設計、完善制度機制、創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
搞好頂層設計,確保履職盡責。把國防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全民教育軌道、納入學校教學活動、納入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納入財政預算,統一部署、統一組織、統一考評,與精神文明建設、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等一體籌劃、同步推進。在省市縣分別設立相應的國防教育機構、編制專門的工作人員,把制定教育計劃、落實保障措施、協調部門參與、保證教育落實作為主要職責,解決好國防教育“有人管、有人抓”的問題。以地方黨委宣傳部門牽頭,會同國防教育相關單位共同制定長期規劃和年度方案,以駐地黨委、政府和軍事機關名義聯合行文,明確國防教育的具體內容、組教方法、教育目標、教學時間和驗收標準等,確保國防教育有章可循。
完善制度機制,形成合力聯動。地方黨委宣傳部門牽頭搭建國防教育軍地合署辦公平臺,建立定期巡視、達標考評、問題整改等制度,協調教委、文廣委、駐軍等部門和單位整合教育內容、場地設施、物資經費和師資力量,協商解決國防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和現實困難,推動國防教育工作有序開展。省軍區系統協調組織好軍營開放和各類人員軍訓,增進群眾對軍營的了解;教育部門編寫國防教育教材,安排好國防教育計劃和活動;退役軍人部門解決好軍人軍屬和退役軍人現實困難,讓“一人當兵、全家光榮”重新成為時代風尚;媒體刊物發揮全民國防教育主渠道作用,嵌入國防教育元素,不斷拓展教育覆蓋面。
制定考評措施,樹立鮮明導向。把國防教育開展情況納入領導干部述職考核內容,納入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文明城市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單位部門的評先內容,增加考評權重,與領導工作績效和提升使用掛鉤,變“軟指標”為“硬任務”。檢查考評以省軍區(警備區)、人武部為主,吸納地方黨政部門和群眾團體參與,成立考評指導組,定期組織拉榜排名。結合拉榜排名,表彰一批“黨管武裝好書記”“優秀武委會主任”“精武強能好民兵”“熱愛國防好公民”等,總結表彰先進典型,對排名靠后的,追究主要領導責任,形成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創新方式方法,增強感染力。開通國防教育專題網站和官方微博,開設軍情動態、武器縱橫、軍事游戲等內容;運用好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新媒體,提高國防教育吸引力。摸索創新“軍營開放日”活動的開放范圍和形式,做好風險評估,大膽試水尋求突破。充分挖掘國防教育基地功能,探討群眾可參與的軍事體能訓練、輕武器射擊體驗、戰術動作體會等教學內容,提高教育感染力,增強全民國防技能。在公園廣場、標志性建筑、社區街道、繁華地段、車站機場、港口碼頭、鄉村主要干道、公共運輸工具等場所注入國防元素,運用板報墻報、LED、電子廣告等公益設施發布國防教育內容,不斷提升國防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和愛軍擁軍參軍熱情。(作者系重慶市巴南區人武部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