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西京教員柔和堅定的眼神里,真正理解“軍醫”的含義
有一種眼神叫柔和堅定
“這是我第一次感覺自己與未來的職業如此接近,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有個名為‘使命’的小精靈從天邊輕輕扇動翅膀轉瞬飛至眼前,落在我的心頭……”
——空軍軍醫大學學員張磊
“對我們來說,必須要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有預見性地快速調整治療方案……”聽到電視里熟悉的聲音,我猛地抬頭。電視中,記者正在采訪一名重癥醫學專家。他穿著和其他醫護人員一模一樣的隔離服,布滿水霧的護目鏡和口罩把他的臉遮得嚴嚴實實。旁邊的字幕打出他的名字:張西京。是了,這是教過我的張西京教員,他現在就在火神山醫院。
在學校時,張西京教員曾給我們帶過實踐課程,那時的他滿面笑容,容光煥發,身著筆挺的軍裝,腳上的皮鞋一塵不染。他雖然看著和善,但是對我們的課程要求極其嚴格,甚至到了嚴苛的地步。他絕對不允許我們出現任何因粗心而導致的錯誤,以至于我們都有點怕他。
然而,這次出現在重癥監護室的張西京教員,似乎和我印象里的他有點不太一樣。護目鏡下,他的眼神柔和而且堅定。一位病愈的患者接受采訪時說,是護目鏡下張西京關切的眼神,給了他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希望。
在電視和網絡媒體上看到熟悉的人,我并不覺得驚訝。年前我就在學校附屬醫院請戰書的名單中,看到了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有平時給我們上課的教員,有校機關的領導干部,也有已經畢業走向工作崗位的師兄師姐。他們讓我真正理解了“軍醫”兩個字的含義。軍醫軍醫,先軍后醫。所謂軍人的使命,面前是戰爭,身后是和平。所謂醫者的天職,面前是危險,身后是平安。
其實,有一段時間,我對未來將要從事的工作還未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我并不畏懼吃苦,只是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這一次,身邊勇赴前線的戰友們,卻給了我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除夕夜,我的朋友圈被一則報道刷屏。教員和同學們紛紛轉發了一張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醫療隊赴湖北抗擊疫情的照片。照片中,即將奔赴戰場的戰友們,站在復興號高鐵前,齊刷刷敬了一個軍禮。他們有人微笑,有人激動,但所有人都有一個相同的表情,那就是:堅定。無論他們在各自的生活中扮演著什么角色,穿上迷彩服轉身的那一刻,他們就成了無畏的戰士。
基辛格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我想,我愿意成為這樣一名勇敢的人。(空軍軍醫大學學員 張磊)